干細胞具有自我更新(self-renewing)的能力,在一定條件下下,它可以分化成各種功能細胞。按分化潛能的大小,干細胞基本上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。
1、全能性干細胞(Totipotentstemcells)它具有形成完整個體的分化潛能。如胚胎干細胞(Embryonicstemcells,ESC),具有與早期胚胎細胞相似的形態特征和很強的分化能力,可以無限增殖并分化成為全身200多種細胞類型,進一步形成機體的所有組織、器官。
2、多能性干細胞(Pluripotentstemcells)這種干細胞具有分化出多種組織細胞的潛能,但卻失去了發育成完整個體的能力,發育潛能受到一定的限制。骨髓多能造血干細胞是典型的例子,它可分化出至少12種血細胞,但不能分化出造血系統以外的其它細胞。
3、單能干細胞也稱專能或偏能干細胞(Unipotentstemcells)。這類干細胞只能向一種類型或密切相關的兩種類型的細胞分化,如上皮組織基底層的干細胞、肌肉中的成肌細胞或叫衛星細胞。
據博思數據發布的《2018-2023年中國干細胞醫療市場現狀分析及投資前景研究報告》:2010年全球干細胞市場規模大約為215億美元,2014年已經超過500億美元,預計到2024年全球干細胞醫療的潛在市場規模將達到3614億美元。從市場分布來看,目前北美和西歐仍是最大的干細胞市場,分別占據了43%和37%的市場份額,亞太地區排名第三,約占19%的市場份額。
2010-2022年全球干細胞產業市場規模走勢
資料來源:博思數據整理
全球干細胞產業市場分布
資料來源:博思數據整理
干細胞產業鏈可分為上游的干細胞采集與存儲、中游的干細胞培養與藥物開發、以及下游的干細胞治療。上游的干細胞存儲最成熟,預計全球干細胞存儲量已達到500萬。中游主要從事干細胞增殖、干細胞制劑開發等干細胞技術及產品研發。在Clinicaltrials網站上注冊的干細胞相關臨床研究數量已達到4843個,美國最多達到2753個,歐洲為1096個排第2。國際上共批準了8個干細胞藥品,其中韓國3個,加拿大1個。
如果說二十世紀是藥物治療的時代,那么二十一世紀就是細胞治療的時代。傳統藥物在面對一些復雜的疾病時往往顯得束手無策,而干細胞在糖尿病、帕金森氏綜合征、老年癡呆癥、肝纖維化、白血病、抗衰老等多種領域均被證明有顯著療效,干細胞研究成果將造福于目前只能靠藥物維持的“絕癥”患者,有望引領全新的“再生醫學”革命。近年干細胞已成為世界各國競相研究的熱點,各國紛紛將干細胞研究及應用列為國家重點發展的產業。